族群分野是一種自然現象
族群的定義,可大可小。一般講的族群,有民族的族群、宗教的族群和地域性的族群,這是屬於較大的族群範疇。後者如抗日期間,國民政府將臨時首都遷至四川重慶,稱為「陪都」,當時全國各省人士,紛紛從日軍佔領區移往重慶;在重慶當地人的感受上,這些突然而至的外省客,與他們乃是不同的族群。還有,小的時候我從江蘇到上海,在我還沒有學會上海話之前,上海人一聽我的鄉音,也把我歸為另一個族群,便是外地人、鄉下佬。
其實,有這種現象是很自然的。我們就是看自然界的生態或者動物的生存,類似這種族群的形成,處處可見。比如天上的飛鳥、荒原上的獅子老虎,也是各有各的地盤;在某一地域之中,經常只能有單一族群的聚居,其他族群不可越界。甚至於在同一地區的同一種鳥類之中,也會為了地域之爭,而掀起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地盤爭奪戰。
法鼓山在美國的紐約上州,有一處禪修中心,在那裡四季可見鹿群的蹤跡。一群一群的鹿,互不妨礙,但是不同的鹿群,不會在同一地點出現;這一群鹿在這裡,另一群不會靠近,那一群鹿在那個位置,這群也不會過去,自然形成不同的族群。
恭錄聖嚴法師法語
http://ethics.ddmthp.org.tw/ethics_contents.aspx?cat_id=20&id=44